通过公司自主研发及院校合作,在传统湿法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氧化镁法、半干法等多项超低排放技术,能满足各种锅炉及工业窑炉烟气处理后达到粉尘排放≤5mg/Nm³、二氧化硫≤35mg/Nm³的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可广泛应用于锅炉、烧结机、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置的新建及改造项目。
特色技术:
塔内流场优化设计
采用CFD软件进行流场的模拟,塔内流场的分布的控制是脱硫效果达标的有效保障,特别是在脱硫效率要达到99%以上时,必须进行塔内流场模拟和优化设计。
文氏棒湍流装置
我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开发的文氏棒湍流装置,可以使传统喷淋空塔的“气包液”的传质体系强化为“液包气”的状态,通过形成气体湍流状态降低气膜厚度,同时通过液相传质和扩散速率的提升带动气相传质速率的提高和传质通量的增加。
防边壁效应装置
为避免烟气短路,我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了“防边壁效应装置”。在每层喷淋层下方设置该装置,将沿塔壁上升的烟气汇集到主吸收区域中,增强气液接触,并对喷洒到塔壁上的吸收剂进行二次分配,提高利用率。
防边壁效应原理 CFD模拟图
喷淋层喷嘴布置图 防边壁效应装置示意图
喷淋优化
利用工程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计算机流场模拟,在流速较高的区域增大喷嘴密度,在流速较低区域降低喷嘴密度,避免喷嘴喷淋覆盖漏洞,防止烟气逃逸。针对高脱硫效率的项目采用300%以上的喷淋覆盖率设计,在喷嘴的选择上,采用流量小,数量多的布置方式。
CFD模拟
防二次夹带装置
(1)采用原有二级平板除雾器,进一步降低烟气携带浆液及水雾量;
(2)在顶层除雾器上部设置冲洗水,可定期进行冲洗,避免顶部除雾器堵塞和二次夹带;
(3)直排烟囱内设置螺旋线使烟气中冷凝水沿烟囱内壁向下流,同时在烟囱顶部设置集水器,避免烟囱雨的产生。
半干法脱硫技术
技术原理:半干法脱硫工艺是指脱硫剂以湿态加入,利用烟气显热蒸发浆液中的水分。在干燥过程中,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干粉状的产物。为了提高脱硫效率,通常采用石灰粉消化制浆作为脱硫剂或钠碱作为脱硫剂。配合使用袋式除尘器,可提高10%~15%的脱硫效率。
技术特点:
1、超细粉氧化钙或碳酸钠作为脱硫剂,大大提高了反应比表面积,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
2、采用增湿灰循环,循环灰在混合增湿器内混合,并加水增湿至5%的含水量,然后导入烟
道反应器内进行脱硫反应,含5%水分的循环灰有较好的流动性,省去了复杂的制浆系统,
克服了喷雾过程中的粘壁问题。
3、可以在较低的近绝热饱和温度下运行。
4、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行可靠。
应用领域:
适用于玻璃、焦化、锅炉、工业窑炉等。